石材雕塑的意義?

石雕老子像漢白玉老子雕塑校園大理石名人半身雕塑廠家供應 (2)石雕,指用各種可雕、可刻的石頭,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、可觸的藝術形象,借以反映社會生活、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、審美情感、審美理想的藝術。常用的石材有花崗石、大理石、青石、砂石等。石材質量堅硬耐風化,是大型紀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。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在中國歷史悠久。在漫長的舊、新石器時代,石器加工是嶺南原始先民謀生的手段。在珠江口的香港、澳門、珠海發現多處巖刻,以復雜的抽象圖案為主,采用鑿刻的技法,尤以珠海南水鎮高欄島巖刻為巨,最大的一幅高3米、長5米,明文鑿刻,線條清晰,從復雜的線條中還可辨認出人物和船刻。石雕它講究造型逼真,手法圓潤細膩,紋式流暢灑脫。它的傳統技藝始于漢,成熟于魏晉,在唐朝流行開來。

主要有園林雕塑、建筑雕塑、雕像、石雕工藝品幾大類,產品有上百個品種:大理石壁爐架、人物塑造、浮雕、抽象雕塑、噴泉、花盆、羅馬柱、欄桿、涼亭、胸像、門套、石凳、浴盆、動物雕刻、墓碑、仿古雕塑等。石刻源遠流長,它講究造型逼真,手法圓潤細膩,紋式流暢灑脫。雕刻產品主要以人物、動物、壁爐、花盆、欄板、噴泉、浮雕、龍亭龍柱、瓊樓玉閣、飛禽走獸、各種精品雕刻等等。既富古老藝術的魅力,又有典雅明快的現代藝術風格,在海內外享有“巧奪天工”“石破天驚”之盛譽。

中西方石雕也是有區別的,在社會公眾對他們就有本質上的區別,在西方石雕從業人員被稱為石雕家,他們跟畫家,美術家被看著是同在一個群體,而在中國石雕從業人員被稱為工匠,他們社會地位低下,只被稱為一般的普通從業人員,甚至是粗工。伴隨著西方石雕的流入,這些石雕從業人員才被認同,石雕被列為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,中國石雕家的地位才被提升,才增加了社會公眾對石雕家的認同。這是西方石雕與中國石雕有何區別的其中一個原因。從實踐層面來講,在近代,盡管中國石雕工匠與西方石雕家在創作形式上極為相似,但是兩者肩負的社會責任大相徑庭。

在中國,石雕人員仍然是傳統分工中的一員,其主要職責是為寺廟建筑塑像、為建筑雕刻石頭。他們沒有獨立創作的自由空間。從表現對象、作品所處空間等方面來講,他們的作品缺少介入社會現實的能力。而在西方,在“工作室”自由創作的石雕能借助作品表達自己對社會的觀察,作品力量絲毫不弱于同時代的畫家。接受各方定件、從中獲利的西方石雕,其作品則可以進入各種現代社會的公共空間,比如廣場、街頭、公園,其作品自然會引起公眾關注。這也是西方石雕與中國石雕有何區別的另一個原因。